跳转至

祭侄文稿 局部

颜真卿有没有写错字?#

最近网上流传一段中国政法大学孙鹤教授讲授颜真卿《祭侄文稿》的视频。孙教授指着颜书“刾史”的“刾”(cì)字说:“这个字没有写成‘刺’,写成‘jiá’字。这本身就是一个错字,但是他自己也不知道。”

祭侄文稿 局部

这两句话引来很多争议,很多人反对她的说法。

看约定俗成#

我同意其中一些读者的理由:“刺”写作异体字“刾、㓨、剌”,在传统上是很普遍的,查古文字字典、书法字典能看到很多例字,从秦汉隶书到魏碑、唐楷都有。颜真卿三体都用,在《祭侄文稿》中是草写的“刾”。

还有把这个草写体又楷化的字形,如北魏的《穆玉荣墓志》:

北魏《穆玉荣墓志》“刾”字草书楷化形

所以《隶辨》说“朿”作“夾”、“刺”作“㓨”,乃是“相仍积习,有所自来”。这么说,再按照《干禄字书》俗、通、正三体的划分标准,“刾、㓨”当属于“通”体,可以用来给上级写报告、与人书信交流,给文章打个草稿当然不在话下。

但也有人支持孙教授。南京师范大学的梁培先老师说:孙教授不可能不知道“刺”有写作“刾”的情况,但“刾”是“讹变”字,“站在文字学的角度来看,颜真卿这种写法是错字。”

梁老师这种说法我不能赞同。从形成原因、字理上考虑,说“刾”是“讹变”字,也就是因为误会、理解错误而形成的字,大体上没有问题。但是一个因讹误而形成的字,前后被多个时代的许多人接受、使用,那就跟某个人一时误解、疏忽而写错的字完全不同了。

孙教授说“刾”字,“这本身就是一个错字”,只看这半句话,我们确实不好判断的她的本意。不过她接着说,“但是他自己(颜真卿)也不知道”,这至少是在批评颜真卿用了一个不该用的字。

语言文字是社会性的符号系统,“约定俗成”是一条基本原则,跟我们个体常有的追求渊源有自、道理一贯、纯粹单一的冲动有时有矛盾。 既然历朝历代都有写作“刾”的,颜真卿这么写没有什么不妥,他没有必要知道这个字是不是因错讹而形成的,字理上是不是讲得通。

虽然汉字有“传承有绪”“从未中断”这样的美誉。但如果把一个个字的传承线索梳理一遍,我们会发现,前面说到的这种错讹实在非常普遍。那么说这种情况是“写错字”也就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看当时的规范#

有些约定俗成的东西,如果太“俗”了,也有可能不被主流接受。那我们来看颜真卿那个时代的主流怎么看“刾”这个字。

正好颜真卿的家族——琅邪颜氏是一个语言文字传统极深厚的世家大族,出过不少语言文字大家、书法大家。比如北朝的颜之推,他的名著《颜氏家训》不只是“家训”,也是文字音韵方面的经典。颜之推的孙子,唐初的颜师古则是重要训诂学家。

flowchart TD
A(颜之推) -->|孙| B(颜师古)
A -->|孙| C(颜勤礼)
C -->|孙| E(颜元孙)
E -->|子| F(颜杲卿)
F -->|子| G(颜季明)
C -->|孙| H(颜惟贞)
H -->|子| I(颜真卿)

本文人物关系图

颜之推的玄孙,唐代的颜元孙,在伯祖颜师古《颜氏字样》基础上写成正字名著《干禄字书》,经侄子、书法家颜真卿于774年写刻于石,得到广泛传播。“干禄”是“干求禄位”的意思。《干禄字书》就是写给当时公务员的正字手册、识字写字手册。

书里把字分成俗、通、正三体。先列俗体、通体(不是每个字都有这两体)。序言中解释说,“所谓俗者,例皆浅近,唯籍帐、文案、券契、药方,非涉雅言,用亦无爽。傥能改革,善不可加。”意思是,俗体一般比较简便,用来记账、写公文档案等没有什么不可以;如果能改进一下,就更好了。颜真卿的传世作品中有不少这样的简体、俗体。

“所谓通者,相承久远,可以施表奏、笺启、尺牍、判状,固免诋诃。”通体是久有传承的字,可以用来给上级写报告、与人书信交流,免得别人看不懂,挨说挨骂。

“所谓正者,并有凭据,可以施著述、文章、对策、碑碣,将为允当。”正体在各方面都是有根有据的,可以用来写场合庄重的、或要流传后世的文字,以及参加科举考试。

这种容俗、分级、推荐的语言文字规范观念,要比我们当代宽容、灵活得多。

因为《干禄字书》的体例是同种偏旁只举一例,而正文里面没有“刺”字头,所以我们就看同偏旁的“策、棗(枣)、僰(bó)”三字(截图尽可能取清晰可观的本子,但都核对过字形最可靠的石拓本):

䇲筞䇿:上俗,中、下正

[⿱来来]𣕤:上俗,下正

𢣡[⿱𣗥𠆢]:上俗,下正

另外,在字下注解中有三处“刺”,都写作“刾”:

鲠:刾在喉 篙㰏:所以刾船 芒:芒刾

鲠:刾在喉

从以上可以看出,颜元孙当认为“刺”这个字的俗体是“刾”,正体是“剌”。而他本人在书中用了简体、俗体“刾”。——这会不会是他说的“傥能改革,善不可加”的一类字呢?

在颜真卿的题记中还有两处“刺史”,都写作“剌史”,用的倒是正体。是不是说明,颜元孙没有把自己这本书看得多么重要,倒是侄子颜真卿认为它将传之后世,再说又是长辈的大作,又是刻碑,所以用了正体?

颜真卿的题记

“刺史”写作“剌史”在后世也极为普遍。“剌”作为“刺”的异体字,同样是因“错讹”导致的。

《干禄字书》不管在当时还是在后世,都流传很广,影响很大。这样说来,按照同时代的正字观念和具体标准,颜真卿也没有写错字。

看风格#

最后补充一点。颜真卿写《祭侄文稿》,祭的是正式伯祖颜元孙的孙子、堂兄颜杲卿的儿子颜季明。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安禄山叛乱,很快河北各郡归附。只有颜真卿坚守平原郡。他还联络堂兄颜杲卿也起来抵抗安禄山,颜杲卿和其子颜季明死守常山郡。这样一来对叛军形成很大的牵制,并鼓舞了人心,一时间河北十七郡反正。

第二年安禄山围攻常山,抓住颜季明,逼颜杲卿投降。颜杲卿不从,颜季明被杀。不久城破,颜杲卿被押到洛阳见安禄山,英勇不屈。最后颜氏一门三十余口被害。

758年,颜真卿找回颜季明遗骨,在悲愤难平的感情中写下了《祭侄文稿》。《祭侄文稿》尽管是祭文,不过是草稿,涂涂改改,所在多有,再加上情感激荡,这时写常写的、简便的俗字也是很自然的。

祭侄文稿局部

汹涌的时代风云、惨烈的家族的命运、颜鲁公个人的阔大气概和悲愤情感交汇在一起,心冲手动,笔墨随情而赋形,形成了这件“天下第二行书”。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