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

亲子写字笔记

自己写字和带孩子写字的一些笔记。

毛笔带硬笔#

我教女儿写字,以毛笔字为正,为模范。硬笔字仿照毛笔字的笔意。

写毛笔字更好讲解,但麻烦得多,所以写得少。

大字#

现在语文教材和作业本上的字格,大约低年级是1.4厘米见方,中高年级1.2,孩子写铅笔字也常常出格。我猜这是物质贫乏年代的产物。

练习写字,格子大一点好。硬笔可以大到2.5厘米见方。当然,跟笔画的粗细也有关系。

我做的系列小学书写材料里面,有1.2、1.4、1.6、2.0、2.5五种尺寸的空白格子纸。

写毛笔字,通常称一寸见方以上为大字。练习阶段还要更大一些好。

总之,写字的大小、格子的大小,要以方便孩子把握为度。

花笺#

为了让女儿抄诗,给她买了漂亮的花笺。 各种漂亮的笔、橡皮、笔记本一样,可以激发孩子写字的兴趣。

戴帽穿靴#

教孩子写字,先打了两个比方:

一个人,只要戴一顶好看的帽子,或者理一理发型,再穿一双合适的靴子,使两头齐整、精神,中间穿的是破衣烂衫也没关系,还显得酷。

又,桂林老家有“糖甘蔗,两头齐”的说法。糖甘蔗的根味甜,但须多质硬,尾部则淡水无味。街上卖糖甘蔗的,会把两头都削成一样的尖形,这样至少看起来,首尾互相帮衬,整体感觉好多了。

写字也是这样。一个字,尤其是一个笔画,起头和收尾最重要,要有模有样有精神。

平时指导孩子写字,提醒最多的就是戴帽穿靴。

她的语文老师会评判学生的字“写飞了”,说的大概也是这个问题。

“七步写字法”#

戴帽穿靴还不够具体,实际上讲的主要是起笔和收笔。

孩子上幼儿园的的时候学过“七步洗手法”,印象还深刻。所以我仿照着把毛笔字一笔的书写过程划分为七步,称“七步写字法”:

  1. 入:逆锋入笔,通常是十、十一点方向。可省略
  2. 铺:铺毫,夹角可锐可钝
  3. 正:稍稍回正笔锋,收拢笔毫,确保能中锋行笔。这里容易忽略,要常提醒
  4. 行:行笔
  5. 挤:在与正笔方向对称的方向,推挤出一个小角,使收笔方正。这里容易忽略,要常提醒
  6. 铺:铺毫,方向通常跟第二步平行
  7. 回:回锋收笔,方向常跟入笔接近(或对称)

以上是我头脑中的思路,对孩子通常是:

  1. 画一个行笔路线示意图;
  2. 示范书写;
  3. 一边写一遍念:
    • 一,二,三,四,五,六,七;或者:
    • 入笔,铺笔,正过来,想着目标行笔,挤一下/挤一个角,铺笔/顿笔,回锋/收笔。
  4. “带帽穿靴,七步写字法。”这是小结

孩子写的时候,我也常在一边这么念叨。直到她熟练、烦了为止。

孩子印象深刻,记得牢,笔画很快就有模样了。

横翘竖波#

横画常分两段,上横多翘或平,下横多平或覆; 竖画常分三段,或s或反s。

以上只是大体上看。 实际上,起笔、收笔中还可能有多个波折;更不用说用行、草书笔意。 见褚遂良《大字阴符经》。

抄诗#

很难让孩子情愿地跟我学写字。 她不爱听解释和指导。这些说起来确实比较琐碎、啰嗦。 最近妈妈让她每日抄一首古诗,我就想先写一遍给她看,让她随意评论。 然后她自己写一遍。

这样也不容易。 今天写《元日》。不等我开始写,她就写完了,也不愿看我写。 我写完给她看,她说:“太乱了!也不找一张干净的纸来写。” 她用花笺抄诗,而我写在一张废纸上,确实不对。

就这样吧。技能练习,能让孩子多练最重要。

2023-01-02

大概是去年,孩子写过一些书签,抄的是格言警句,颇有兴致。

2023-01-07

书论指向特例#

书论看起来是在概括,其实往往指向个别现象、特例、倾向;看起来有逻辑,其实不可能严密,只是想更显明。因此不能说反着它说、它的反面就不对。

当然,如果能破除逻辑幻象,更多地示范,或以现象为中心,自然要好得多。

这不等于说不能总结出一些“最佳实践”,一些行之有效的习字范式。

2023-01-07

去魅#

北师大陈忠建老师在书法视频里说,不要竖着手腕,容易累痛,这时就有一个弹幕问:“教材上教的是竖直手腕哪?”

书法教学传统里面最普遍的问题是神秘论,“一定要怎么怎么样”,好像有不可违抗的铁律,又像是秘诀和法门。其实是说话的人自己说不清楚,或者懒,不能随机点拨。或者只是瞧不起初学者,心想:简单粗暴对你好。

坐姿、执笔、笔法方面尤其严重。

所以学书法首先要去魅,转益多师,多留心眼;多尝试、琢磨,找到自己合适的东西。教师则要多给学生留空间和道路,鼓励尝试。

2023-03-19

练习不同于日常书写#

学习、练习过程中随时都可能要暂停,思考,尝试,修正,这些要求都不合适:

  • 笔画要一笔写成
  • 一气呵成
  • 不能涂涂画画
  • 纸面要干净

笔画的动作分解#

初学写字,要知道一个笔画是通过多个动作,甚至分段写成的。即使一个小点儿也是。

这些动作,初时最好理解成个个独立的,于是写一个笔画就像“画”一个笔画,或者像涂墙一样“涂”一个笔画,甚至是“泥塑”一个笔画(这么说有利于强调笔墨的厚度、立体感和方笔的特点)。

不用担心衔接不自然,熟练以后会自然连贯起来;墨水的表面张力、纸墨渗透也会弥合一些。个别圭角也是好看的。

参考前面讲到“七步写字法”(其实说的是写笔画)。

现在常见的笔法书用线条和箭头作指示,不能表示笔锋实际的提按转折,更不用说手上动作。这只能算行笔路线,而且往往误导初学者随着线条水平移动笔锋,所以一到回锋收笔处常常出现画圈的现象;也使初学者过分专注于保持整个笔画书写过程中的手部稳定性,导致手部紧张。

中宫收紧#

中宫收紧、内收外放之类的话怎么讲?

  • 部件组字,内侧笔画收聚、短小、齐整,外侧开张、粗大、多态。
  • 由内到外的不同笔画之间也是如此,比如“”三行,第一行下平上翘,变化最大;下面两行近似而更平正,使其间的空白齐整。平行在下的横,如“土”,正好相反。
  • 笔画两侧也是如此,如上条两例,内侧收敛、齐整、平正,外侧开展、多变。
  • 方框同样,框内空白齐整方正,框外轮廓开展、多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