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

为什么英语和拼音要学两套手写体?

【问】为什么中国小学英语和拼音要学两套不同的手写体,且「拼音字母」反而更接近外国人写的英文?#

在中国小学生的作业、考试中,拼音必须写成上面那种(作者注:印刷等线体),英语必须写成下面那种(作者注:西文手写体)。(题主初学英语时,在语文试卷的拼音填空题里写了一个下面那种“y”被扣分了,那个冤枉记忆犹新)然而,我见过的英美人字母间不相连的手写体里,反而用的是上面那种“拼音字母”。但与拼音字母也不完全一样,比如t,老外写成十字,而“拼音字母”写得近似印刷体。 既然《汉语拼音方案》已经规定“字母的手写体依照拉丁字母的一般书写习惯”,那么为什么在小学教材里为拼音和英语创造两套手写体?而且还和英美人的习惯不同?

【答】

搞成两套确实不好,不利于孩子学习。不过老外自己也有两套。

看看我下载的老外的描红纸,一家幼儿园提供了两种样式供家长自选:

一开始就直接学成人常用手写体可能有困难,而且识字、写字不一致,会带来一些困扰。这时仿写印刷用的等线体也是可以的,写出来的字类似于“娃娃体”。可以把等线体看作印刷读物常用的有衬线体和手写体之间的桥梁。

不过,对于西方孩子来说,也许最终还要学写真正的手写体。(有网友反馈说,现在西方人很少这样写,大多是写“娃娃体”。不知确否。)

而对于大多数中国孩子来说,情况可能稍有不同,手写英文、拼音的时候都不多,所以仿照印刷等线体学写字,并稍加变通(稍倾斜、稍映带而少连笔,不改变字符形式),慢一点,问题也不大。

这看起来有点凑合,英语老师可能不会同意;但想让语文老师教正统手写,肯定没门儿,语文课用不着哇。如果各行其是,最好告诉孩子,两种写法都对,可以根据需要自选;而有些老师说自己对,别人错,就不应该了。

一个人会写漂亮的英文“书法”当然好;一辈子都写娃娃体,似乎也没大问题。写汉字也一样,有些人会有模有样地写行、草书,而绝大多数人一辈子都是娃娃体。

【问】汉语拼音必须使用印刷体吗?#

老师要求必须写印刷体,不然大考扣分。

【答】

或者老师没有说准确,或者家长误解了。人不是印刷机,怎么能写出印刷体。《汉语拼音方案》上说:“字母的手写体依照拉丁字母的一般书写习惯。”老师的意思可能只是:写得工整点,别太潦草。不让写手写体是不可能的;只是,如果写得潦草,区分度太小,让判卷的老师费思量,肯定对考生不利。

说一些题外话——

一般的文字及其符号都是以手写形式为中心的。汉字的基础体式是楷书、楷体,而不是书面常见的宋体,更不是现在数字设备上常见的等线体。 有政府明文规定小学低年级教科书要以楷体为主,如《中小学教科书幅面尺寸及版面通用要求》(2009):

 1
 2
 3
 4
 5
 6
 7
 8
 9
10
>4.2.2 字体和字号
>     4.2.2.1 正文用字
>     按不同的年级和学科,正文用字(不含少数民族文字和外文)字体、字号分为四类。
>     a类:21P~16P(2号~3号字),正楷体为主,适用于义务教育1~3年级各科教科书。
>     b类:14P(4号字),正楷体和书宋体为主,由正楷体逐渐过渡到书宋体,适用于义务教育2~4年级各科教科书。
>     c类:12P(小4号字),书宋体为主,适用于义务教育5~9年级和高中各科教科书。
>     d类:10.5 P(5号字),书宋体为主,适用于高中理科教科书。
>     注:P——Point,1P≈O.35mm。
>     4.2.2.2 目录、注释等用字
>     目录、注释等可参照正文用字适当减小,但义务教育小学阶段教科书的最小用字不得小于10.5P(5号字),义务教初中阶段和高中教科书的最小用字不得小于9P(小5号字)。

更新而近似的如《儿童青少年学习用品近视防控卫生要求》(2021):

1
2
3
4
5
> 4.3 正文汉字、字母和阿拉伯数字用字
>     4.3.1 小学一、二年级用字应不小于16P(3号)字,汉字以楷体为主。
>         注:P——Point,1 P≈0.35 mm。
>     4.3.2 小学三、四年级用字应不小于14P(4号)字,汉字以楷体和宋体为主,由楷体逐渐过渡到宋体。
>     4.3.3 五〜九年级和高中用字应不小于12P(小4号)字,汉字以宋体为主。

这是因为这时孩子的主要学习任务是识字、写字,教材用楷体,就能做到识、写一致,免于转换。现在很多小学低段教辅和应用程序不以楷体为主,对孩子会造成一些困扰;虽说不算错,也说明不够专业。

像上面说到的,西方也一样,孩子学字母,也要教手写形式;当然会照顾实际情况,做一些变通。

汉语拼音的字体问题稍微复杂一点。汉语拼音方案最初是作为文字设计的,叫“汉语拼音文字方案”,毫无疑问当时的设计目标跟西文传统是一样的:

不过后来情况有变。据说,首先是人教社小学语文教材使用了等线体,这个字体当是人教社特制的,市面上看不到:

现在教材拼音使用等线体是可以理解的。西文的主要印刷字体是有衬线体,好处是区分度大,便于辨识,利于快速、大量阅读。但有衬线体离手写实际比较远,对于儿童识字写字不利。

可能有人会说,这点差别有什么大不了的!但对孩子来说,字体的细微差别也会影响识认。记得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我到乡里参加数学比赛——我只参加过这一次比赛。试卷发下来的时候很吃惊,那不是我们平时熟悉的手写油印试卷,而是机打的油印卷,上面的a、x、y等字母跟平时老师手写的不一样,有一些小辫子、小毛刺儿(衬线),以为是一些特殊的数学符号呢。

言归正传,衬线体会增加识字写字的负担,但另一方面,真正仿成人手写字制作的手写字体(比如花体)又太草,离阅读要用的印刷体太远,对孩子学习也不利。

所以西文低年级教科书也常有不用衬线体和手写体的,而是用折中的等线体(无衬线体的一种,笔画宽度变化小);上面提到的儿童识字描红纸,标题用的就是等线体。第二种更是直接描、写印刷等线体,这就跟人教《语文》写的拼音一样了。

所以说,人教社教材用等线体是有根据、有考虑的。

不过,后来《现代汉语词典》也跟进:

这样一来,等线体好像就是汉语拼音的“正宗”字体了;其实也没有正宗不正宗的,而是要根据使用场合而定。现在,汉语拼音的实际使用场景是注音,而不是当初预计的那样,要作为日常阅读文字。所以,《现代汉语词典》用等线体也没问题,还照顾了用户从小养成的习惯。

不过有些维护文改传统的专家对此很不满。

关于印刷字体与手写字体的关系,另请参看我的短文《宋体字是否是最长时间适合阅读的字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