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

许三多是哪三多?:小孩的字

本文首发洪恩儿童乐园

俗话说:“儿童是祖国的花朵。”

从前,还在计划生育光荣正确的时代,我对这句话没有感觉,要不只觉得是哄孩子的漂亮话。我们这代人恐怕都见识过伤害性挺强而侮辱性更大的计生行动。

最近这几年,很多专家和网民在传播青年不够用、“韭菜”不够割的焦虑,我这棵中年韭菜也实实在在地感觉到了,将来养老金有缩水的危险。于是,“儿童是祖国的花朵”这句话变得有意义起来。

今天,我们跟“花朵”一起来看几个跟小孩儿有关的字,读一些相关的词句、寓言。

(一)讲字说句#

(1)子#

甲骨文“子”甲骨文“子”

两个甲骨文“子”,象形字,像婴儿。左边一个强调婴儿的大脑袋和脑袋上凹陷、长毛的囟(xìn)门,特征抓得很准,就差囟门的脉动画不出来。右边一个有舞动的双手;因为婴儿的脚还不会走路,常捆在襁褓之中,所以双脚画在一起。

后来,子孙后辈、后生青年都可以叫“子”。动物、植物的子孙也叫“子”,如“鸡子儿、瓜子”。甚至各种没有生命的小东西也叫“子”,如“石子儿、子弹”。

有意思的是,又可以用来指值得尊敬的先生、老师、长辈,比如“老子、孔子”。在儒家那里,因为孔子是“万世师表”,老师中的老师,“子”经常专指孔子。《论语》的第一句话就是:“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

再后来虚化成了词缀,不管是小的“帽子、刀子”,还是大的“房子、胖子、老子”,都可以用“子”(·zi)了。注意,可敬的“老子(zǐ)”和自大的“老子(lǎozi)”不一样。

包含部件“子”的常用字还有不少(字理上不一定相关):

1
字李季学好孔孙孩仔

读句子:

1
2
3
4
5
虎父无犬子。
有其父必有其子。
看儿先看娘,看兵先看将。
鸭子的儿子会浮水,<br> 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以上讲的是父母对子女的影响,家庭教育的重要。

(2)孕#

甲骨文“孕”

甲骨文“孕”,象形字。外面是一个大肚子的“人”(“乃”),肚子里有个“子”。——古人的手绘超声影像。意思就是怀孕、怀孩子。

(3)育#

怀孩子之后是生孩子。

甲骨文“毓”(育)战国陶文“育”

甲骨文“毓”(育),会意字。左边是戴着头饰的“母/女”,右边是刚生下来的、倒着的“子”。本义是生孩子。

战国陶文“育”,形声字。上面是倒着的“子”,下面是声旁“月”(肉)。

读句子:

1
2
3
4
生儿育女鬼门关。
儿的生日,娘的难日。
子用父钱心不痛。
养儿方知父母恩。

前两句说的是母亲怀孩子、生孩子的艰辛与危险,从前医疗卫生条件差的时候如此,现在危险少了,但艰辛不减。

(4)儿#

甲骨文“兒”(儿)

甲骨文“兒”(儿),象形字,像婴儿囟门未合拢的样子。本义是婴儿。

包含部件“儿”的常用字还有(字理上不一定相关):

1
元兄光先充竟克

读句子:

1
2
3
春天孩儿面。
六月的天,孩子的脸<br> ——说变就变。
麦子上场,小孩儿没娘。

[“春天”句,“六月”句]意思都是天气多变,像孩子的表情,一会儿哭相,一会儿笑脸。 [“麦子”句]麦子成熟的时候,农民都忙着收割、脱粒、堆秸秆、晾晒,妇女在场上忙,孩子就没人管了。

1
2
3
不出鸡的鸡子儿——坏蛋。
帽子破了边儿——顶好。
吹糖人儿的改行——不想做人了。

[“不出”句]“鸡子儿”指鸡蛋,而不是小鸡。 [“吹糖人儿”句]“做人”是双关语,一指做糖人,一指做好人(维持“好人”的形象)。

(5)字#

不仅人会生孩子,文字也会生“孩子”。

金文“字”

金文“字”,会意兼形声字,表示婴儿从妈妈两腿间生出。本义是生育。 古人把独体的字叫“文”,由独体的“文”拼合后“生”出的叫“字”。比如“子”是“文”,“好”就是“字”。“好”的本义是女孩子,后又指美善。

读词句:

1
2
3
4
5
斗大的字不识半升。
不识字,不明理。
不怕不识字,就怕不识人。
读书人识不尽字,<br> 种田人识不尽草。
人怕上床,字怕上墙。

[“斗大”句]意思是识字极少。十升为一斗。

[“不怕”句]意思是与人交往时,要深入了解,认清其本性。

[“读书人”句]一本字典可能收有七八万字,而一般人只认识三四千常用字,倒也够用了。农民也一样,田里的野草不需要都认识,认识有用的禾苗就好。

[“人怕上床”句]人最怕死;毛笔大字最怕挂在墙上,这时最容易看出败笔。“上床”指人死后暂时在床板上停尸。

(二)听读寓言#

关于生养孩子与人生意义的关系,庄子讲过一个富有生活哲理的寓言故事:

华封三祝#

尧帝到华(huà)地参观访问。

华封人(华地长官)说:“啊呀,是圣人哪!让我给圣人祈祷吧:求老天爷保佑圣人长命百岁!”尧说:“别。”“那就求老天爷保佑圣人富裕有钱!”尧说:“别。”“那就求老天爷保佑圣人多生儿子!”尧说:“别。”

华封人说:“长寿、富裕、多儿子,人人都想要,就你不要,为什么呀?”

尧说:“多个儿子多担份心,钱多事儿就多,老而不死屈辱多。这三多,都对保持精神生活没有好处,所以我不要。”

华封人说:“原来我还以为你是圣人哪,现在才知道是君子。老天爷既然把所有人生下来,那一定会给大家事情做;多生儿子,个个有事情做,那还有什么可担心的!钱太多就叫人来分掉,这就没你什么事儿了!圣人像鹌鹑一样穿旧衣,像雏鸟一样吃得少,像飞鸟一样来去不声张;碰到好时代就跟大家一样过好日子,碰到坏时代就闲待着过自己的精神生活;到了几百上千岁活腻的时候,离世上天做仙人,坐着白云去天堂。这样一来,你的三种担心就不会发生,并且无灾无祸,怎么会有屈辱呢!”

华封人撇下尧帝走了。

尧追在他后面喊:“让我再请教请教!”

华封人答道:“快回去吧!”

这个故事也叫“华祝三多”。“三多”即多福、多寿、多儿子。这是三皇五帝到如今的普通中国人的生活理想,带着氤氲上头的烟火气。清高的“君子”瞧不上,以为庸常得让人绝望,无助于一种有计划的、积极向上的精神生活。

庄子却不以为然,认为个人要入世随俗,与时浮沉(俱进也俱退),生死任命,并且还要相信“儿孙自有儿孙福”,也要相信人民可以“自求多福”,这才是最高级的圣人境界。听起来有点玄,又好像很有道理的样子,是不是?

“三多”的故事流传很广。名字叫“三多”的人应当不少。现在最出名的是电视剧《士兵突击》里王宝强演的主人公许三多。许三多正是入俗、有烟火气的形象。

在明清以来的书画里面,常用桃、佛手和石榴“三果”象征“三多”。“佛手”和“蝙蝠”都谐音“福”,可以象征“多福”。石榴和莲子并多籽,可以象征“多子多福”。

齐白石画过不少“三多”图:

齐白石 三多图

附“华封三祝”原文:

尧观乎华。华封人曰:“嘻,圣人!请祝圣人。使圣人寿!”尧曰:“辞。”“使圣人富!”尧曰:“辞。”“使圣人多男子!”尧曰:“辞。” 封人曰:“寿、富、多男子,人之所欲也。女独不欲,何邪?”尧曰:“多男子则多惧,富则多事,寿则多辱。是三者,非所以养德也,故辞。” 封人曰:“始也我以女为圣人邪,今然君子也。天生万民,必授之职;多男子而授之职,则何惧之有!富而使人分之,则何事之有!夫圣人鹑居而鷇食,鸟行而无彰;天下有道则与物皆昌,天下无道则修德就闲;千岁厌世,去而上仙,乘彼白云,至于帝乡。三患莫至,身常无殃,则何辱之有!”

封人去之。尧随之,曰:“请问。”封人曰:“退已!”

(《庄子·天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