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

这是本人在知乎的回答

适当开展繁体字教育有必要吗?#

【回答】

这些年不断有人提恢复繁字体。我不赞同。如果说推行简化字是切断历史,那么恢复繁体字同样也是。还是顺其自然好。当然,目前对繁体字使用范围的限制过严,也不“自然”的。

但我觉得有必要适当开展繁体字教育。有两个理由——

其一,

如果说要继承传统文化的话,学会认繁体字的是最实在的继承,因为这样才好读古书。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认繁体字是继承传统的基础,是继承传统的基本功。

当然,要不要继承传统文化,可能也是个价值观问题,一时难以说清,在此不多说。

你可能会说,读古书不一定非要认识繁体字啊,读简体的也可以。

确实,阅读简体字排印到古籍通常也没有问题。那我们再从投入产出方面来看看——

其二,

学认繁体字很容易,是投入少而产出多的。根据我的经验,在初中(初中是公民教育、义务教育的最后阶段)安排3节课,给孩子起一个头,就可以了:

  1. 一节课介绍汉字源流和简化历史;
  2. 一节介绍《简化字总表》(结合《通用规范汉字表》中有更新的部分),讲繁简字对照规律;
  3. 一节综合活动,读几则繁体古文,找出识认繁体字的问题和窍门,互相交流。

这样教,费时少而收获多,

  1. 长知识。目前课堂中教了很多无用的、可有可无的东西,还不如腾点时间教繁体字。
  2. 学了工具,长了本事。语言文字工具是中立的,有益无害。
  3. 一大批孩子会和古代文献产生兴趣和亲近感,有“我也能读”的信心,然后主动去读一两本古书,繁体字就自然认识了。兴趣和信心很重要。

说到最后这一点,还得再回到价值观的问题上来啰嗦两句。古代文化、古代文献不一定都是好的,确实绝大多数不是当代人的“必需品”。

但读古书就是了解我们的历史,接触逝去的一代又一代人的经验和精神;这实在是中国人潜在的、独特的思想资源。即使没有可见的利益,单就一种精神生活来说,这也是有意义的。

再说,一个人即使不喜欢传统的东西,要批判传统,但如能直接阅读,做到有根有据,也比人云亦云地乱说好哇。更何况学习成本这么低。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