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2020年5月中旬在一个家长群里讲了一次“怎么给自家孩子DIY识字材料”。当时没有讲稿,最近我挑了几个话题,表述出来。

今天讲一下语文课识字的特点:随文分散识字。这是与古代的专文集中识字相对而言的。

有些家长会问,语文课会教识字,那么还有必要给孩子提前或跟语文课同时安排识字吗?

当然不是必须的。

我本人比较重视孩子早期的语言教育。我觉得孩子小时候记性好,正在语言敏感期,多学语言类的内容是收效最高的。

最重要的一点是,孩子早识字就能早读书。而会读书,孩子就拥有了一个与日常生活完全不同的广阔世界——文化的世界。我是出于极重视阅读的价值,才特别关注孩子早识字、多识字的。

早识字很有价值,但是,现在语文课是随文分散识字,进程比较长,进度比较慢。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在小学语文低段(一二年级),识字写字是重点,需要认识1600个字;中段(三四年级)认识900字,高段(五六年级)认识500字。这样安排,也是希望孩子早识字,然后能早阅读。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普遍感觉识字任务重,效率低,“少慢差费”。为什么呢?

很主要的原因是,我们的语文是以阅读为中心的,阅读又以讲读理解为中心。也就是说,师生对每篇课文,都要花很多时间来讲,来理解,“掰开了揉碎了讲”。好像不讲就不能体现老师的价值,不讲就不能体现语文课、语文学习的价值。

但实际上,小学低段课文的内容,对于很多孩子,尤其是早期阅读量比较多的孩子来说,是很简单的。而“理解”是个无底洞,看你怎么理解“理解”这个词了。我认为,最直接的考察标准是,孩子能不能顺畅地朗读出来,也就是能否准确分词断句,语流心流是否顺畅。能顺畅地朗读就可以算理解了。更深的理解,文章的微言大义,意蕴美感,有待于他的生活阅历和阅读经验的积累,不可强求,也不必强求。

阅读理解花了太多时间,识字的时间就被大大地挤压了,进程也不得不减慢、拉长。教材、课标定稿目前安排前两年认识1600字,按专家的意思,进度是不理想的。课标实验稿和实验教材,原本要求前两年认识1600~1800字,因在一线老师普遍叫苦,定稿的时候把要求定在在低限上。

第二,既然以阅读理解为中心,那么教材编排上就相应地以主题、内容为中心,随文挑出的生字,就比较难实现先学高频字、再学低频字的理想状态。

后面我还会谈到,跟现在语文课的随文分散识字不同,古代是专文集中识字,就是使用专门为识字而编写的韵文、韵文字表,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快地认识一批常用的字。

至于古代专文集中识字怎么进行,我们以后慢慢讲。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