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

家长伴学技术笔记(累积更新)

又辞职了。在家一边编书,一般打零工,一边陪孩子学习。

做了15个月的家庭教育音频课程、图书解读和有声文摘方面的编辑工作,学到了不少亲子联结方面的观念和技巧。 不过这个领域的知识是有限的。接触了一百种左右的家教书之后,感觉新鲜的东西越来越少。

当然不是说自己都学到了,更不能自己是个好爸爸。——做父母需要知识、观念,但主要还是个用心体会,用心修行的问题。

另外,亲子联结当然很重要,但是你能用力的空间却不大,除非你有做圣徒的宏愿和勇气,或者你原本是个问题爸妈。

排除特殊情况,对于一般家长来说,并且从教育效率上说,知识和技能教育还是最有可为的。

所以在家长伴学上,我准备主要走技术流;同时也会辅以亲子联结的观念和技巧。我正在编写的幼儿识字教材,就是这个思路。

我用这个帖子来记录家长伴学问题上的零碎想法。会不断更新,累积。有些比较成熟、比较长的段落可能会拆成小文章另发。

这是都是基于我个人教自家孩子的体会和思考,不一定适用于他人,谨供参考。

不局限于学校教学,重点突破,找到亲子“最佳实践”#

父母们首先要清楚家长伴学的优势与局限、父母跟老师的区别。

家长伴学的优势是个性化,随时随地一对一,可以根据家长的能力、兴趣、资源和孩子的能力、兴趣、需要随时调整。 局限是家长教的可能不是很专业(当然也可能更专业),内容不是很系统、全面,程度不是很适中,计划和进度不是很稳定。

优势和局限是互相关联的。

因此父母不要想着代替老师,科目不要求全,同一科目中的内容也不必求全,而要找准孩子有兴趣学、家长有能力教的几个点,有计划地推进,争取重点突破。 取得重点突破后,孩子就有了信心,也有了方法,就可以迁移到别的学习点上去。

家长也不要死盯着学校各科教学的内容,紧跟各科教学的进度。——这样,家长伴学就纯粹是课外辅导。 完全可以突破学校各科教学的内容和进度安排。比如,虽然小学没有编程课,但有些孩子对编程很着迷,那么这样的孩子学编程,对于他的数学、逻辑、专注力、成就感和信心都会有很大帮助。

所以,家长伴学/家庭教育就应该根据自家孩子的情况、家长和家庭的情况多做尝试、摸索,找到最适合亲子双方的、个性化的“最佳实践”。这是家庭教育的优势所在。

别着急,要有主见#

很多父母说到孩子的学习都会焦虑,可能主要是担心孩子被同龄人落下。 这种担忧无可厚非,甚至是很理性的,因为孩子如果“落下”,就会没有信心,没有信心就会可能放弃。

但是人生并不是在一条没有尽头的直线跑道上赛跑,而是在有循环往复的、充满歧路的立体网络中探索。 有些人看起来跑远了,但是在下一个路口,你可能又看到了他。

所以永远不要担心孩子会被“落下”。

但说不要担心有个前提,就是,你要有主见,或者叫自己的价值观,也就是要知道什么样的生活是重要、好的,是你和孩子需要的。

人生观、价值观的身影无处不在,或引导你,或扰乱你。说来话长,暂且到此。

看书#

怎么让孩子养成爱看书的习惯?#

【回答】

我经验中最有效的三条是:

  1. 在家里堆满书。孩子跟大人一样,也常有无聊的时候。这时让他第一眼看到的是书。
  2. 每天固定的亲子读书时间。
    • 如果父母不看,孩子为什么要看?
    • 父母不带着孩子读两三年,孩子也不可能读出味道来。
  3. 把电视扔掉。
    • 要看视频可以用电脑或者pad。
    • 一个人看时不要在客厅看,也不要外放。
    • 孩子也要看?中文动画片一天最多给一集的配额,英文好商量。这一招最好从两岁多第一天看动画片篇就用,过一周孩子能习惯看英文动画片,大一点就不好使了。详见连接文章:

陪孩子学英语的一点尝试和想法(累积更新)

电子屏幕问题#

  • 电子屏幕与视力

中国的中产家长在电子屏幕有害于视力方面的迷信是比较严重的。这个问题请参考专家意见:看手机、电脑比看书更容易导致近视吗?)。

  • 投屏

另一方面,中产家长在电子屏幕上又会盲目跟风,比如用大电视、投影仪给孩子学习。

其实,投影仪和电视屏幕都是远距离观看的,分辨率和清晰度都不如计算器屏幕,适合享受大片什么的。 孩子学习还是计算机屏幕好。移动设备的屏幕分辨率、清晰度高,但因为追求光鲜、炫目的感觉,往往反光比较严重;不过,现在的移动设备只要有合适的线,一般都能投到计算机屏幕上。

另外,屏幕也不是越大越好。视域太大,超过舒适的视角,就得不断转眼球、转头,容易导致眼睛疲劳。想想坐在大银幕影院第一排看大片的感觉吧,刚开始是不是感觉眼球都胀大了?

孩子上小学,近期停课在家上学,看电视时间明显增多了,我该怎么办?#

【回答】

建议把电视卖掉。现在网络发达,电视不是必需品。有孩子的家庭,电视是个大麻烦,一摁按钮就开始单向不间断“投喂”,一般人很难抵挡。

我们家一台电视也没买过。曾经有朋友送我一台,巨大死沉的末代显像管电视,我们自制力一般般,在它一坐下来,屁股就挪不了窝。碰到烂节目的时候,甚至是一边骂一边还要“坚持”看完。实在受不了自己,卖了二百块钱。

没有电视一点影响都没有,网上什么都有。孩子要看动画,就专门给他网上找,筛选。现在基本上只看油管的英文动画,每天15分钟,用定时器定时。

要保护视力,最重要的两点是:足够的阳光下的活动;避免长时间连续用眼,保证间断休息。

由识字、拼音到阅读#

识字好,识字重要#

学前孩子如果只能选学一种东西,我肯定选识字。识字是打开文化大门的金钥匙(好直白的比喻)。 这其实是个价值观问题,无所谓对错。

识字的时机#

如果你问我,孩子什么时候要开始识字啊?我会说:小学语文课要求识字,在这之前,你可以自己决定。 如果你觉得识字和识字后能读书,这对孩子很有意义,那么随时都可以开始。

识字#

在生活中识字#

孩子的名字,家人的名字,街上的标牌,商品的包装,商场的标签,等等,都可以指着给孩子一个字一个字地读出来。

在亲子读书中准备识字#

只有经常接触书,接触文字,孩子才可能对识字感兴趣。所以读书是识字的必要准备。

亲子阅读时,挑一些词句,比如书名、标题、人物的有趣对话、动物/角色名字,指着一个个字读出来。时间长了,孩子自己也会想读。

日用杂字卡片(待补)#

兴趣识字卡片(待补)#

集中识字(待补)#

在自主读书中巩固识字(待补)#

写字#

什么时候开始#

写字是很难的,主要是累人。从家长来说,除非孩子喜欢,否则不到不得已,比如上小学了,不必让孩子写字。 所以写字的第一条原则是:不要让孩子烦。

小学一二年级有硬笔写字课,三年级以上有毛笔写字课。

把写字和书法分开#

把写字和书法分开,否则家长和孩子都会很累。 然后,如果写字写得喜欢,然后写得好,自然就成书法了。

涂鸦#

上小学之前,可以让孩子涂鸦,算是写字的预备阶段。这是老传统。 涂鸦就是随意写,弄得一团糟也不用管;让他感觉写字不难,写字有趣,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孩子不嫌烦,你教他一点笔画名称,或者笼统的笔顺(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只要不是老干预他,也是可以的。

纸笔#

刚开始写字,要写大一点;笔要好拿,容易写明;纸不能太光。 小学用那种不足1.5厘米见方的格子纸,很硬的铅笔,都是贫穷时代留下的糟糕遗产。 曾经有一位湖南衡阳的、教英语的老先生,一直致力于推广用马克笔写字,写大字,但是习俗强大,不大可能成功。

我建议在课堂之外,让孩子用类似马克笔的那种水性画笔(笔道2~3毫米)写字,格子大约4厘米见方(可以根据孩子的实际调整)。 当然,也不是越大越好。在一定的纸笔、执笔姿势和坐姿条件下,字的大小要让人舒舒服服的。古人写字,就是从“中字”开始的。

格子和字的大小合适,纸笔容易写明,孩子就容易控制笔,手不会那么紧张;格子和字的大小合适,孩子还容易观察、调整,容易把字写好。

识写要分离#

曾经很有长时间,小学写字是“识写同步”,要求“四会”(读、写、说、用,被称为“四座大山”),孩子负担很重,老师叫苦;也导致识字进度慢,也影响阅读。

从简单字和熟悉的字开始#

古人写字之始,常常是写:“上大人,丘乙己。化三千,七十士。尔小生,八九子。佳作仁,可知礼。”这些字以简单的居多,方便把握。

但是不必单独练习笔画——单调乏味,也没有整体感。

要写毛笔字吗#

短期来讲,可以直接教写硬笔字。 长期来讲,建议写毛笔字,然后他自己的硬笔字能跟着发展。

硬笔字选什么帖#

写硬笔直接照着传统的毛笔小楷帖子,比如钟繇《宣示表》、王羲之《乐毅论》《黄庭经》。这些比较朴直。 又如钟绍京《灵飞经》、赵孟頫《汲黯传》,这些比较接近唐楷和今天的楷书。

家长可以先看一些网上的图,选一个家长也喜欢的,这样更有亲子动力。

毛笔小楷帖子的问题#

传统的毛笔小楷帖子有些问题,比如难字、繁体字比较多,需要给孩子挑出他熟悉的、简单的来写。 可以通过打印、剪贴,把字集成孩子熟悉的诗句、成语等熟悉的内容,这样可以减少不适合的字,也会更有趣。

描和临#

可以先描后临。不过也不一定。

环境要方便#

环境要方便,纸、笔、范本随时能拿到,想写就能写,不想写就能停,会让孩子更爱写。 方便写,写得多,爱写,才是硬道理。熟能生巧,巧能生爱。

写毛笔可以用水写布,减少很多麻烦。不要相信“水写布低级”一类的鬼话。 写毛笔字首先要祛魅。 再重复一遍:方便写,写得多,爱写,才是硬道理。

数学启蒙问题#

我用围棋子教孩子识数,感觉这样能比较好地观察数量关系,方便抽象成概念。 学了一点加法之后,马上学了乘法和简单的整除。好像理解上没有障碍。 我觉得理解、体会概念比较重要,在熟练算数上没有特别练习。 感觉用手指头、小棍子,都不如圆圆的、像小点的围棋子

据说数量关系学习的途径有三个阶段:实物;实物图片;抽象图片,比如圆点;抽象数字。 那么,围棋子囊括了前三个阶段。

性教育#

黛布拉·哈夫纳博士的《从尿布到约会》很好,根据作者的意思, 性教育就得父母亲自来。 我觉得有两点最重要:

  1. 保持亲子间随时可以轻松地谈论性话题;
  2. 随时抓住性教育的“可教时刻”。

希望通过几个视频或者学校的生理卫生课解决问题,是不现实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