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

《传统语文教育教材论》阅读笔记

张志公《传统语文教育教材论:暨蒙学书目和书影》
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
做了一些摘要、笔记,按原书目录排列

科学研究中最需要的科学理性精神:读张志公《传统语文教育教材论》by孟宪范;3#

系统地考察传统语文教学用书,全面评价传统语文教育的得失长短,自张先生始。
(p7)

目录;12#

导言;15#

一、为什么要研究传统语文教育和教材;15#

语文教育的效果不理想,症结何在呢?
因素自然是多方面的。单从学术研究这个角度来说,有一个非常重要之点,即,没有足够的重视传统,正确的对待传统。
(p1)

二、为什么要从研究历代的语文教材入手;16#

说实在话,研究历史上的语文教育,求之于教材往往比求之守史传记载的章程、条例更可靠可信一些。教材是实际使用的,而其余则往往是作出来的文章,说得头头是道,但与实际不见得相符……

如果说本书有什么特点,有点什么贡献的话,资料收集得多些是很重要的一条,居然还编成了一份蒙学书。虽然它不可能是十分齐备、完善的。

(p17)

三、社会背景和语言文字;17#

汉语汉字的这三个特点:“非形态语言”的词能灵便自如地组合;单音节和双音节词为主;汉字形旁容易引起联想以至想象,在语境中灵活、多义地构词。(p4-5)

由于前两个特点,汉语的基本语言成分——同在语言里已经很够活跃了,再有这么一种文字,在书面上,如虎添翼,达到了千变万化,用法无穷的境地。这三个特点合起来,产生了这样三个后果:容易造成整齐的句子,可以通篇是三字句,或四字句,或五字句;容易构成对偶;容易押韵。且不说这些后果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单就编写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教材而论,是非常有利的。
(p5)

这里要说的是韵文的特点:有一定的形式(节奏、对偶、押韵),又灵活、多变,意义丰富。对于儿童读物来说,韵文在听觉上的助记作用异常重要。

四、对传统语文教育的理解要更全面一点;19#

五、几点说明——本书与1962年《传统语文教育初探》的关系;20#

研究传统语文教育主要要从研究教材入手,本书的内容也是以教材为线索编排的,所以干脆把“教材”在书名上就标识出来,名实更相符一些。既然侧重教材,则教材的书影宜于相应增多。(《初探》出版后,书影格外受到欢迎。)
(p6)

据王国维考证:
汉时教初学之所名曰书馆,其师名曰书师,其书用《仓颉》《凡将》《急就》《元尚》诸篇,其旨在使学童识字习字。……汉人就学,首学书法,其业成者,得试为吏,此一级也。其进则授《尔雅》《孝经》《论语》。(王国维:《汉魏博士考》,《观堂集林》卷四。)
(p10)

传统语文教育的步骤: 1. 启蒙阶段,以识字教育为中心 1. 第一步是集中识字; 1. 第二步是把识字教育和初步的知识教育以及封建思想的教育结合起来,巩固已识的字,继续学习新字,开始熟习文言的语言特点,同时学到一些必要的常识,为第二阶段进行读写训练打下基础。 1. (读写训练阶段) 1. 读写的基础训练; 1. 进一步的阅读训练和作文训练。

p(12)

一、初期识字教育和写字训练;27#

(一)集中识字教材;27#

识字教育是传统语文教育的一个重点。在这个方面,前人用 的工夫特别大,积累的经验也比较多。很突出的一个作法是在儿童入学前后用比较短的一段时间(一年上下)集中地教儿童认识一批字——两千左右。
(p13)

集中识字的主要教材是所谓“三,百,千”(即《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p13)

1.《急就篇》及其他;28#

根据《汉书,艺文志》的记载,从周、秦到汉,陆续出现了很多种识字课本,如《史籀篇》《苍颉篇》(3300字)《凡将篇》《训纂篇》(五六千字)《急就篇》(2016字)等。其中流传的时间最久,并且一直保存下来的是《急就篇》。

这两千来字编成三部分:一是“姓氏名字”,四百多字;一是“服器百物”,一千一百多字;一是“文学法理”,四百四十多字。(一般都说《急就篇》没有重复字,实际上有的,不过确实不多,清人俞正燮就指出过十几个重复字,见所著《癸巳存稿》卷十二。)

(p14)

今本2144字,最后128字是东汉人补加的。以下各页选自丛书集成初编本:

汉魏以后,童子皆读史游《急就篇》。……《魏书,崔浩表, 言“太宗即位元年,敕臣解《急就章》。”……又书家亦多写《急就篇》。……自唐以下,其学渐微。(顾炎武《日知录》卷二十一)
(p15)

孙星衍辑《仓颉篇》(丛书集成初编本):

2.《千字文》源流;30#

智永关中本千字文

《梁书》说:
高祖以三桥旧宅为光宅寺,敕兴嗣与陆倕各制寺碑。及成,俱奏。高祖用兴嗣所制者。自是《铜表铭》《栅塘碣》《北伐檄》《次韵王羲之书千字》,并使兴嗣为文。
《尚书故实》的记载是:
梁武教诸王书。令殷铁石于大王书中搨一千字不重者,每字片纸,杂碎无序。武帝召兴嗣谓曰:“卿有才思,为我韵之。”兴嗣一夕编缀进上,鬓发皆白,而赏赐甚厚。右军孙智永禅师,自临八百本散与人间,江南诸寺各留一本。
(p16)

唐宋以下,《千字文》一直在全国范围内被用作启蒙的识字教材,并且在社会上广泛地流行着。……从前商人账册的编号,考场试卷的编号,以至大部头书(如《知不足斋丛书》)的卷册编号,常用《千字文》里的字序作线索,编成“天字某号”“地字某号”等等。直到今天,有的城市(如天津)还用《千字文》开头一部分字给街道命名。
(p18)

和周兴嗣《千字文》同时先后编出来的还有别的几种千字文,《隋书·经籍志》《旧唐书·艺文志》著录的就有五六种。宋代以下续编和改编的千字文更多,现在能见到的和见于著录的,有好几十种。
(p19-20)

这些新编本大都有一个共同的毛病——内容艰深,文句古奥,不符合儿童的接受能力,也不符合初步识字的需要。这个事实,也许可以作我们编写教材的一个前车之鉴。
(p21)

3.《三字经》源流;35#

三字经 清乾隆四十三年姑苏刊本

章炳麟在《重订三字经》的《题辞》里说:
其书先举方名事类,次及经史诸子,所以启导蒙稚者略备。观其分别部居,不相杂厕,以较梁人所集《千字文》,虽字有重复,辞无藻采,其启人知识过之。
(p22)

拿文言的标准看,《三字经》的语言是相当通俗的,无论如何,比《千字文》通俗得多;除了个别的句子外,没有勉勉强强硬凑字数,硬押韵的毛病。从句法上看,可以说得上是灵活丰富,包罗了文言里各种基本的句式,既有训练儿童语言能力的作用,又使全书的句子显得有变化样式多,不枯燥。
(p23)

4.《百家姓》源流;40#

《百家姓》是宋初人编的,这一点大致没有问题。南宋陆游有《秋日郊居》诗三首,其第三首是:
儿童冬学闹比邻,据案愚儒却自珍,
授罢村书闭门睡,终年不著面看人。
在这首诗下面,作者自注:
农家十月,乃遣子弟入学,谓之冬学。所读“杂字”《百家姓》之类,谓之村书。

《百家姓》是全然没有意义的四百多个字的堆积(通行本472字)。为什么它也能这样长时间广泛流行,这是一个很有趣味,也很值得研究的问题。

(p26)

5.“三,百,千”;42#

明人吕坤说:
初入社学,八岁以下者,先读《三字经》,以习见闻;《百家姓》以便日用;《千字文》,亦有义理。
这样,久而久之,社会上出现了一个略语“三,百,千”,更可见这三本蒙书相辅相成的密切关系。
(p29)

儿童识字,复现十次八次都不嫌多,所以教材本子是不怕多的,但要行文平实好懂实在不容易,无文字表如《百家姓》则要极切于实用——切于实用也是好懂。平实好懂、切于实用,也是杂字流行的原因。而编教材的人,则往往走入或机巧、或宏阔、或深奥的歧路。自勉!

(二)另一路识字教材;44#

1.《开蒙要训》及其他;44#

国家图书馆藏BD14667号《开蒙要训》卷首

敦煌本《杂抄》中有“《开蒙要训》,马仁寿撰之”字样。

全书一千四百多字。跟《千字文》比较,有几点异同。第一,跟《千字文》一样,以教学识字为目的,尽量避免复字,用四言韵语,以便记诵。第二,所收字数比《千字文》多,涉及的方面比较广。第三,讲封建伦常的话比《千字文》少,也比《千字文》通俗,收了一些当时日用的俗语俗字,注重实用。第四,不如《千字文》“雅驯”,编法略嫌呆板。
(p30-31)

还有几种,时间同《开蒙要训》相近,编法也相近,有的已开始叫“杂字”,有的不称“杂字”,另有别的名称。看来这一路教材是此后大量“杂字”书的滥觞。换言之,从《急就篇》下来,到了南北朝,陏唐,识字教材分成两路,一路以《千字文》领头,后来加上《三字经》《百家姓》,基本上为官府所承认,编法也比较雅驯。一路则主要流行在民间,宋代以下统称“杂字”。
(p31-32)

根据现有的记载推断,杂字书在宋代已广泛流行,在社会上有 很大影响。首先,前边引述陆游的诗注里“杂字”和《百家姓》并提 为“村书”,可见当时农村里是把杂字书作为基本的识宇课本的。
(p32)

2.杂字——《新编对相四言》及其他;46#

杂字书的编法大致有四种。
(1)分类词汇。
(2)分类韵语。
(3)分类杂言。
(4)杂字韵文。
(p33-35)

山西杂字必读《山西杂字必读》

山东庄农日用杂字《山东庄农日用杂字》

以第(4)类为代表的杂字书有几个突出的特点:第一,通俗;第二,结合特定对象的生活实际,注重日常应用;第三,带有显著的地方色彩,乡土风味。 可能正是由于这几个特点,杂字书居然能跟几乎是“官定”的“三,百,千”相抗衡,在不被“读书人”认可的情况之下,在社会上广泛流传。在实际上,也确是靠了这一路土教材,才真正解决丁中下层社会人家(也包括只想作土财主不怎么巴结功名的上层人家)的子弟只用短时间学会识字,以应付日用需要的问题。任何一种编得好些的杂字书,大致都能用一次(顶多两次)冬学的时间学完;学会那些字,记记账,写写信,看看通俗小说和唱本,的确可以对付对付了。恐怕要归功于这类“上不得台盘”的杂字书,在封建社会历史上相对地减少了文盲在全社会的比例。
(p36)

(三)写字训练;51#

古人采取的办法是,把识字和写字分开,不让两件事同步前进以致互相干扰,互相掣肘。识字是依《三百千》的顺序,写的却是“上大人,丘(或作孔)乙己……。”这个作法有很久的历史。

教写字还有一套步骤。
先从字的大小说,是先写“中楷”(格子大约5mm2),次写“小楷”和“大楷”(笔画多,太小了不好安排,太大了,孩子手(腕)力不足);
先写楷书;
* 先“描红”,即,印或写成一张一张的红字,要孩子用墨笔一笔一笔描成黑的(练习笔画和笔顺〉;
* 次“影写'即,印或写成一张一张的中楷字,用另一张薄一些的纸蒙在上面,要孩子按照下面那张纸上的字一个一个地写,俗称“写仿影”;
* 再次在印成“米字格”(方格,当中加上米字形),或“圆格”(方格,当中印上个十字再加个圆圈),仿照“影写”的字样写,其所以用“米字格”或“圆格”,是为了让孩子注意从哪里起笔,到哪里住笔,总之是练习字的间架、结构);
* 再次除去“米”和“〇”,只留方格;
* 最后连方格也去掉,在白纸上写。

(p38)

(四)经验和问题;53#

1.三项重要经验;53#

(1)集中识字。

不管三七二十一,先用尽可能短的时间(一年到一年半)集中认识了这两千多字再说。

(p39-40)

(2)当分则分——认和讲,认和写。

齐头并进,一上来好像是快,用不了多久,形似字(已、己)、同音字(洪、红,克、刻)、同义或近义字(擦、拭)一多就要乱套,就得费时费力去辨别,纠正,反而大大慢下来了;相反,各走各的路,互不相扰,一旦会合,却大大快起来。为什么有那么一段时间,要各走各的路呢?因为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规律,步调。一切从客观事物的实际出发,当分则分,当合则合,别看都是“字”,认、讲、用、写可并不是一回事。
然而,分也不能绝对化。

写字训练的方法就相当科学,符合汉字的实际,因而是行之有效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古人对孩子们似乎比我们更负责任一些。

(p40-41)

认、讲、用、写不分,现今仍是小学语文的第一问题。可以在一年级集中解决集中认字、写字准备、学拼音这几项;结合朗读韵文韵语认字和学拼音,但尽量不讲。

(3)使用整齐韵语。

这样的启蒙教材使孩子们感到琅琅上口,便于朗读,易于背诵,不觉得多么难得可怕。……不仅使儿童感到容易记诵,并从小就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一些语言美、声音美的感染熏陶。下一章就要讲到的“属对”、读诗,都在那里向孩子们进行着祖国语言美的教育,这种教育所起的良好作用,很少被人注意,值得在这里为前人默狀无闻的功劳大书一笔。

(p41-42)

节奏(整齐)、押韵、对偶和注音、听读等,都可以看作语音上的助读助记手段。先获得声音语料然后与汉字映射、识认,乃是保证识字效率的基本机制。

2.问题和教训;56#

(1)集中识字还不是最理想的办法。……在认那两千多字(用一年或稍多一点的时间)的过程中,毕竞要念比例很大的一部分根本不懂得(塾师也干脆不讲)的字,要硬认,死记,茫茫然地背诵。……在今天有了完备得多的教学手段、教学设施、教学理论的情况下,一定能够研究出更为理想的办法,仅仅把如何“集中”的作法改进改进,恐怕还是不够的。(我当年曾大力提倡过“集中识字”,如果说我今天对集中识字提出点疑问是有针对性的,那么,首先是针对我自己。)至于还在那里争辩汉字的得失利弊,作为学术研究当然是可以的。然而汉字学家们千万要想到孩子们。他们对这种争论没有兴趣,也没有能力参加,他们急于要的是:加速开拓头脑,加速增长知识和智力,加速成长发育的切切实实的办法。我想,咱们有责任满足他们的希望和要求。

(2)要面向儿童。……且不说所讲的内容道理对不对,统统是以成年学者的主观愿望欺侮小孩子的。“三百千”之所以使用那么久,别的什么本子都顶替不了它们,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们欺侮孩子们还不那么厉害。

(p42-43)

听读识字,使用一批相对自然的短文、诗文与歌谣集,而不是牵强杂凑、半通不通的字表、词表;用程序优化字频、词频分布;最后形成基于学习时间线的、实时的个体识字方案,并落实为识字应用。

3.回顾清末的改革;57#

光绪中叶之后,随着变法维新的浪潮,蒙学教育也逐渐发生了变化。到了光绪末年,就正式把以前的作法完全废弃了。光绪二十八年(1902)颁布的《钦定蒙学堂章程》里,开始有了这样的规定:

字课:实字,凡天地人物诸类实字,皆绘图加注指示之。
习字:即用所授字课教以写法。

次年颁布的《奏定初等小学盘章程》中规定了进一步识字教育的办法:

第一年:讲动字、静字、虚字之区别,兼授以虚字与实字联缀之法;习字,即以所授之字告以写法。
第二年:讲积字成句之法,并随举寻常实事一件,令以俗话二三句联贯一气,写于纸上;习字同前。
(第三、四两年基本上与第二年相同。)
第五年:教以俗话作日用书信;习字同前。

(p44)

儿童的课本成了只能说说看看,既浅得毫无趣味,又干枯得不能琅琅诵读的东西。事实上,当我们还在使用方块汉字的时候,要初识字的孩子读的东西全然合乎口头语言的需要,那是很难办到的。“马来,马来”,“大狗叫,小狗跳”,这是什么语言实际!六七岁的,说话早已相当完整的孩子,他们的语言实际何尝是这么一副样子!

儿童的课本必须能读,必须便于记诵,这应该是同样需要重视 的原则。 在这一点上,我们今天仍有做得不够的地方。对于过去 几十年走过的道路,似乎有重新加以研究的必要。

(p47)

假定我们肯定了受过普通教育的青年应该具备初步的阅读一般文言的能力这个前提,那么,前人运用韵语知识读物这条经验,也许很有值得参考之处。要是小学生早一点——比如三四年级,念过一些经过仔细斟酌、严格编选的类似蒙求之类的东西,也许五六年级就能念点短而浅的文言文,这样,到了中学就可以不化过多的时间而能达到预期的目的了。
(p47)

二、识字教学与思想教育、知识教育相结合;63#

(一)思想教育和知识教育;63#

经过初期识字教育阶段,儿童大体上认识了两千来字,其中一小部分会念,会讲(知道表示什么意思),大部分只知道模样和读音,不懂意思。
(p49)

一个字在不理解的语境中,会读而不懂意思是正常的;换到可以理解的语境中,如果仍会读,那就是懂了。理解与否是和语境聚类相关的,不可能一次全懂。

历史上,小孩入学的年龄参差不齐,一般说,“六岁入小学”,实际学龄一般较晚,所以又有“八岁入小学”之说,即使是照虚年龄说的,也够晚的了。七八岁,甚至八九岁的孩子若继续“小和尚念经”似的识字,太不合适了。
(p49)

由于我国历史悠久,因而历史故事,掌故、轶闻特别多,古人重视历史,蒙书中反映历史知识的也就特别多。
(p51)

1.儿童守则——从《弟子职》到《弟子规》;65#

(1)《弟子职》,相传为管子所作。……
(2)《劝学》,相传为蔡邕所作,书佚。……“人无贵贱,道在则尊”,实篇中名言也。
(3)《弟子规》,清李毓秀作,有多种刊本。这是清代中叶以后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一种(尤其在北方)。全书三言,杂韵,内容是根据《论语》里“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那句话,分作五部分。
(p51-52)

2.妇女守则——从《女诫》到《女儿经》;66#

3.格言谚语——从《太公家教》到《小儿语》,到《昔时贤文》;68#

这一种历史久,品种也不少,在社会上的影响极大。特点是既吸取古书上的话,也吸取流行的谚语,尽量作到通俗好懂,有的干脆用白话,多数是不严格的对偶句,容易念,容易记,因此风行全国,几乎是家喻户晓。
(p54)

可以看出来,历来的文人学者对《太公家教》都很鄙视。但是,也可以看出来,这本书从唐到宋,在社会上流行非常广泛,几乎是家喻户晓的一种蒙书。
(p54)

就其思想内容而论,是充满了忠君孝亲,除恶扬善,委曲求全,明哲保身,逃避现实,维护个人私利等等那一大套。它使我们看到在产生它的时代里,人们是生活在怎样一种窒息的空气之中,怎样学着乖乖的作封建社会的驯服臣民。也许正是由于它完全投合了封建社会的需要,而编法通俗浅显,平易近人,所以能在千百年间广泛流传。
(p56)

古人的成功学。

(《小儿语》和《续小儿语》)能用白话写成整齐押韵的警语,单就这一点而论,很值得我们重视。
(p57)

(二)轶闻掌故;72#

1.《兔园册》;72#

2.李翰《蒙求》和王令《十七史蒙求》;73#

3.《纯正蒙求》等;78#

4.《幼学须知》和《龙文鞭影》;78#

(三)历史知识;81#

1.韵语通史——从《史学提要》到《鉴略》;81#

2.多种断代“蒙求”及其他;84#

(四)各科常识;86#

1.《名物蒙求》;86#

2.“新学”——《算学歌略》等;87#

(五)书法训练;88#

(六)经验和问题;89#

1.使用韵语和对偶;89#

2.向阅读教学过渡;91#

3.严重的缺点;93#

三、初步的读写训练;96#

(一)阅读散文故事;96#

1. 名物掌故——《书言故事》等;97#

2. 人物故事——《日记故事》等;97#

(二)读诗;101#

1.《咏史诗》;101#

2.《千家诗》——“三百千千”;104#

3.《神童诗》等;106#

4.《小学弦歌》;107#

5.经验和问题;108#

(三)属对;111#

(四)语文知识和工具书;116#

1.文字、声韵、语法书;116#

2.工具书;122#

四、进一步的读写训练;126#

(一)阅读训练;126#

1.教材——古文选注评点本,自学读物等;126#

2.阅读训练的原则和要求——“文”“道"不可偏废;134#

3.阅读训练的方法——要求熟读,精思,博览;137#

(二)写作训练;139#

1.一般写作训练的原则——“词”“意”并重;140#

2.作文训练的步骤——先“放”后“收”;141#

3.作文训练的方法——多作多改;142#

4.从模式到程式化——八股文;144#

跋;149#

参考引用书目;152#

附录;160#

1.关于改革语文课、语文教材、语文教学的一些初步设想——从对传统语文教学的再认识谈起;160#

2.试谈《新编对相四言》的来龙去脉;191#

蒙学书目;204#

书影;237#

评论